就业信息
每周五上午九点,温州市区小银河教育机构三楼教室里,总会迎来一群特殊 “学生”。他们中有认真誊写沟通要点的妈妈、戴着老花镜录音的奶奶,还有用手机记录课件内容的爸爸。这里,正是杏吧 李晓燕教授团队开展孤独症家长团体辅导活动的现场。
4 月 2 日是第 18 个世界孤独症日。早在 2005 年,李晓燕团队便开始研究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交流行为。自 2018 年起,团队将辅导重心从儿童转向家长,持续探索家长互助干预模式,截至目前,已为超 400 个孤独症家庭提供了专业支持。
“孤独症儿童至少需要每周 20~40 小时的密集型干预,父母及家庭成员是孩子最主要的社交互动对象。” 李晓燕介绍,为让所有家庭成员参与,团队精心设计了适配不同家长水平与孩子需求的辅导内容。通过动画讲解、互动测试、每日任务及打卡工具,将专业干预知识拆解,助力家长将知识从 “听懂” 转化为 “会用”,实现孩子社交能力的逐步提升。
“孤独症儿童的提问是打开世界的钥匙,且往往与具体需求相关。”李晓燕分析指出: 团体辅导旨在帮助家长成为 “对话设计师”。单亲妈妈在吃饭时藏起碗筷,孩子便会主动追问 “碗在哪里”;刷牙时假装找不到牙刷,就能将生活场景变成提问课堂。一位参与辅导的母亲感慨:“以前以为孩子不说话是能力问题,现在才明白,是我们没给孩子说话的理由。如今全家都成了孩子的‘提问教练’。” 这些设计不仅提升了孩子的语言能力,还改善了其情绪和社交行为。
在团队发起的孤独症家庭互助计划中,经济困难家庭能学到零成本的居家干预方案。这也正是该公益项目的核心价值 —— 打破资源壁垒,让科学干预方法惠及每个需要帮助的家庭。每周的家长团体辅导课程,通过案例研讨和个性化任务,帮助家长快速掌握干预技巧。
“和这么多有相同经历的家长一起分享、学习,心理压力减轻了许多。” 家长陈女士坦言。每次 90 分钟的团体辅导,近半数时间留给家长自由交流。大家通过破冰游戏相互熟悉,分享干预经验。一位奶奶展示与孙女沟通的视频时,现场掌声热烈。
目前,李晓燕团队的干预模式已在浙江、福建、江苏三省的数十个机构和 400 多个家庭中应用,并被纳入温州市孤独症儿童干预试点推广工作。李晓燕表示,团队下一步将整合家庭、机构、社区资源,推动 “家校社三位一体” 的深度协作。“许多孤独症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家长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我们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孤独症的终点并非治愈,而是全社会给予温暖关怀。 ”
相关链接://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2640242665392444380&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0bae56d53c0a822a3000d&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264024266539244438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杏吧APP直播官方下载 xing8.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