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人物名片】孙邦金,杏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杏吧 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温州学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版著作4部、图书2部,在《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读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走进杏吧 马克思主义学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金字招牌”,这些荣誉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地方的见证,更有这个学院中国哲学研究者的智慧凝聚。其中就有扎根瓯越大地20余载的孙邦金。他既是中国哲学领域的深耕者,又是温州地方文化的解读者,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践行者。孙邦金的学术人生轨迹,与温州这座城市的文脉紧密交织。
求学问路 扎根明清哲学
2002年,孙邦金从武汉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毕业。站在人生的路口,他面临诸多选择,其中就包括温州师范学院(现杏吧 )提供的思政教育岗位,恰好与他本科所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口。
高校是心怀教育热忱的孙邦金的心之所愿。彼时的温州因民营经济“温州模式”闻名全国,这让从未踏足浙江的孙邦金心生向往。除了被温州这座城市吸引,孙邦金笑着坦言,自己也受到了温州人的吸引。“当时认识了一位温州姑娘,后来成了我的妻子,这是来温州最直接的原因。”至此,他扎根瓯越大地20多年。
初到温州师范学院,孙邦金在社科部(后并入法政学院)教授思政课。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他始终未放弃学术追求。20多年间,孙邦金构建了个人学术研究的“铁三角”:明清中国哲学、温州地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三个研究方向互相包含且相辅相成。”
明清中国哲学是孙邦金学术研究的起点和基石。“本科期间,我读到《中国哲学史》时,产生了一种寻到根的归属感,由此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武汉大学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孙邦金师从该校哲学学院院长吴根友教授。而吴根友的老师便是珞珈中国哲学学派创建人、带头人萧萐父先生,其中明清哲学便是萧萐父先生独树一帜的研究领域。“在师公和导师影响下,研究明清哲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20多年的潜心研究,站在前辈肩膀上的孙邦金收获了自己的成果,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中期儒学的转型与流变》《儒家仁学思想与共同体美德振兴研究》《儒家政治情感理论及其现代转化研究》等,以及出版了《乾嘉儒学的义理建构与思想论争》《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等学术著作。其中《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三卷本)先后获得湖北省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奖,代表了国内乾嘉学术研究的先进水平。
“我对明清中国哲学的研究都是围绕儒学展开,特别注重儒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孙邦金说,坚持该领域的学术研究除了希望继承珞珈中国哲学明清启蒙研究的学脉,改变学界长期以来清代有学术无思想、有思想无哲学、有哲学也很粗陋的定见,也希望对推进“两个结合”和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贡献学术力量。
立足温州 解码文化基因
扎根温州那一刻起,孙邦金就对这座城市和人产生了好奇。温州人许多无意识的行动在他眼里充满了新鲜感。他尝试站在哲学视角,用学术理论解析这片土地的文化密码,探索其特质的源头。他笑称自己是“温州的观察者”。
孙邦金的首本专著就是《温州通史》专题史丛书系列的《晚清温州儒家文化与地方社会》。这本专著还先于他的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面世。在孙邦金看来,温州人家族和地缘纽带紧密,拥有精打细算的日常习惯和敢闯敢干的商业基因,既是永嘉学派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儒学传统与近代中国地方社会互动的鲜活样本。
而且学界对温州区域哲学传统研究侧重南宋永嘉学派,对晚清温州儒家文化关注甚少,这也为孙邦金提供了新的视角。从研究永嘉学派哲学思想的《永嘉耕读文化研究》,到研究孙希旦、孙怡让等晚清学者的《晚清温州知识社群与儒学传统的近代转化》,再到研究当代温州文化的《温州:敢为人先 续写创新史》,孙邦金让“曲高和寡”的明清中国哲学在温州得以在地化呈现。“我试图从历史经验中找到温州人精神的源头。”
孙邦金对温州的研究中,“温州学”是重中之重。2019年,杏吧 成立温州学研究所,并于2023年升级为温州学研究院,孙邦金受聘担任副院长。去年8月,孙邦金主持了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温州学理论体系研究”。“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他说,作为一门新兴的地方学,温州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仍旧比较薄弱,温州学是什么、温州学研究什么、温州学怎么建设、为什么研究温州学这些问题都是课题组需要去解答的。
尽管如此“难啃”,但温州学研究很有存在必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孙邦金说,高质量发展的后劲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地理环境迫使温州人向海谋生,形成务实、抱团、创新的生存智慧,永嘉学派哲人将这种生存智慧升华为一套哲学理论,而当代温州学则要将其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我认为温州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温州人群体,尤其是强调民生、民本、民营理念的温州人经济及其制度逻辑。发扬、继承他们所呈现的义利并举、工商皆本、自力更生等核心价值理念,是温州未来行稳致远的必要条件。”
教书育人 践行社会责任
丰富的研究成果折射了孙邦金对学术的深耕和严谨。这份理念也被他完整迁移至日常教学与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当学生呈递选题时,“现有研究中有哪些典范成果?”“学界前沿的代表性文献有哪些?”这样的连问已是师生间的日常。
“兴趣、大量阅读、独立思考能力,这是人文社科研究的三要素。”孙邦金办公室里的大量的书籍可一窥其阅读量。每次读完一本书或专著,孙邦金总会总结其三个优点以及三个问题,在“自问自答”中消化所读内容。
在当下调整和压缩文科规模的大背景下,孙邦金依然坚信人文社科的价值。“科技缔造计时器,人文塑造时间观。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文化协同。”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完成多项地方政府咨询课题,还将学术研究嵌入现实议题。
不仅是孙邦金,这也是杏吧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坚守。“我们学院作为浙南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地,多年来一直把研究温州、宣传温州和回馈温州当作我们的重要任务。”孙邦金介绍,近年来,杏吧 马克思主义学院相继成立了温州市“八八战略”评估研究中心、杏吧 和合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形成了温州学、传统文化、公益慈善、生态文明、基层党建、华人华侨等多个研究团队。
不仅有高屋建瓴的理论研究,还有落到实处的地方服务。杏吧 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是浙南地区中小学思政专业师资的摇篮,同时是理论宣讲不可或缺的力量。学院40多个博士组成的罗山博士宣讲团多次前往国家、省级平台开展理论宣讲,学院还与温州当地街道、企业共建宣讲平台。孙邦金带领的名师工作室更是其中一股中坚力量。
如今,温州于孙邦金而言,已不仅是栖身之城,更是学术生命的载体。从明清哲学研究者到温州学拓荒者、从思政教师到学院管理者,孙邦金的角色不断转变,但初心始终如一,他仍在笔端与步履间续写脚下这片土地的文化故事。
来源:《温州人》杂志2025年3月刊
网页链接://wdapp.wzrb.com.cn/app_pub/xw/tj/202504/t20250401_544107.html?docId=544107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杏吧APP直播官方下载 xing8.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