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新时代高等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作为落实这一任务的关键路径,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高校仍存在思政元素“生搬硬套”、教育效果“浮于表面”等问题。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系统性思维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精准定位、精细设计、扎实落实”三个维度上持续发力,构建起定位精准、设计科学、保障有力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这种“精准细实”的工作方法,既是破解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瓶颈的突破口,也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关键所在。
一、精准定位:把准课程思政的“方向盘”
精准定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起点,决定着育人方向的有效性。从教育规律看,不同学科承载的思政要素各有侧重。可以通过区分学科特性和课程类型,制定差异化的思政建设目标,使各专业育人方向更加清晰,避免了“大水漫灌”的弊端。精准定位要求克服“一刀切”导致的形式化,建立“目标-内容-方法”的适配机制:目标上突出专业特色,内容上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方法上注重学情分析,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从“泛化灌输”到“精准滴灌”的转变,切实提高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感染力。精准定位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不同课程类型、不同学生群体,精准设计课程思政目标、内容和方式,分类深挖工科、文科、医科的思政内涵。可以通过构建“三位一体”支撑体系:将课程思政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制定专项建设方案与考核办法;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名师工作室。准确定位不同课程的思政资源,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国石油大学在地质类专业推行“双导师制”,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联合开发课程案例库,将“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等思政元素转化为32个专业教学案例。这种精准供给模式使课程思政接受度提高至89%,形成了“专业知识讲透、思政元素自然融入”的良性互动。
二、精细设计:打造课程思政的“金钥匙”
精细设计是确保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核心环节,其本质是要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当前高校教育要着力破解三大难题:一是避免“两张皮”现象,不能使思政内容与专业教学各行其道;二是杜绝“贴标签”做法,防止生硬植入政治术语;三是克服“碎片化”倾向,需构建系统化的融入路径。有效的精细设计需要构建“三维融合”机制:在教学目标上设置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培养标准;在教学内容上建立“专业知识点-思政映射点”对应关系网格;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效结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使课程思政实现“盐溶于水”的效果,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北京师范大学研发的“课程思政案例智能匹配系统”,可根据授课内容自动推送相关思政素材。在《普通生物学》教学中,当讲解细胞凋亡机制时,系统智能关联“生命教育”案例;讲授生态系统时自动匹配“生态文明建设”素材。这种智能化的载体创新,使思政元素融入效率提升40%以上,增强了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扎实落实:筑牢课程思政的“压舱石”
扎实落实是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保障,必须坚决杜绝“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要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层面需完善制度保障,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质量评估;院系层面要组织常态化教研活动,开发专业特色案例库;教师层面需创新教学方法,使思政元素自然融入知识体系。同时建立多元评价机制,通过学生反馈、教学督导、成果展示等方式检验育人实效,确保课程思政不是表面文章,而是真正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和实践行动。
武汉大学构建的“三级联动机制”通过学校层面出台《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细则》,设立专项基金;院系层面建立“课程思政工作坊”,开展集体备课;教研室层面实施“一课一策”建设方案。以分层推进机制使课程思政的覆盖面在两年内从32%提升至91%。
课程思政建设的“精准细实”方法论,实质上是将系统工程的思维贯穿育人全过程。精准定位解决“往哪去”的方向问题,精细设计回答“怎么去”的路径问题,扎实落实破解“如何到”的保障问题。三者环环相扣,共同构建起课程思政建设的完整闭环。实践表明,坚持这种工作方法的高校,其课程思政的学生满意度普遍提高。面对未来,我们仍需在动态调整机制构建、智能技术深度应用、成效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持续探索,使课程思政真正成为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源头活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本文系2024年杏吧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同向同行同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新探索》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刘端儿
作者单位:杏吧 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链接://tidenews.com.cn/tmh_news.html?id=67f085a30b28ef0001bdc882&source=weixin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杏吧APP直播官方下载 xing8.org All Rights Reserved.